menu

决策评估——筹划

决策评估——筹划

问题概述

筹划中的主要问题是对行动的目的、风险、过程、约束等要素进行整体构想,生成行动序列。具体包括:

  • 如何选择目标?
  • 如何对力量/支撑平台进行(预先)布局?
  • 如何对行动(策略)进行规划?

目标选择

正确的选择目标,可以达到快速瓦解对手,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意图。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,美军把伊拉克军事目标情报输入相关的目标体系分析系统,对目标逐个分析、筛选、排序,对准备突击伊拉克的5类12种共600多个目标在计算机系统的辅助下进行了分析,并最后确定主要打击的50个重要目标,实现了快速瘫痪伊拉克战争能力的目的。 2015年,联军在叙利亚及伊拉克境内对伊斯兰国(IS)的空袭中,除了消灭IS的作战力量,另一个重要的作战意图是削弱IS通过石油获利的能力。IS的石油获利链条包括:油田、运输系统、炼油厂、石油黑市等。为了打击IS通过石油获利的能力,同时避免环境和人道灾难,联军重点空袭了IS获取和运输石油的设备,如下图所示。 IS

联军的空袭行动以IS获取和运输石油的设备、油田集中控制设备为主,集中在代尔祖尔(Deir Ezzor)、拉卡(Raqqa)至伊德利卜(Idlib)沿线,以实现瘫痪油田生产、运输和黑市交易。通过合理选择打击目标,联军在2015年12月将IS的石油产量削减了30%。

在常见的低烈度常规战争中,从摧毁到控制,“斗而不破”成为战略意图。对方最重要、最核心的资产未必就是需要直接打击和摧毁的目标,新型的、低烈度的领域、手段,如特种作战、网络空间作战等成为首选。例如,美军采用网络空间作战方法,利用“震网”病毒对伊朗核设施中的离心机控制系统进行间歇性攻击,以软杀伤的方式破坏其核设施,是以低成本、低烈度作战的方式达到战略意图的典型案例。

目标选择是指在获取目标情报信息基础上,依据作战需求和作战能力对战场目标进行分析,从中挑选出最佳打击目标的过程。目标选择的重点在于以最小的风险、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资源消耗创造预期的、与作战意图相关的效果。其核心问题包括:

  • (1)如何基于目标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动态行为判断目标价值? 目标价值判断不是简单地根据目标属性对目标进行优先排序,而是根据该元素(集合)对目标体系的作用进行判定,对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衡量,一般可通过缺失目标(集合)前后的体系状态变化、能力差异、从目标破坏到对体系产生影响所需时间等进行衡量刻画。除此之外,目标体系的恢复的时间和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,它是对体系遭到破坏以后重新获得能力所需时间和代价的衡量。
  • (2)如何结合作战意图,各类约束来科学选择目标? 目标选择除了从对方(目标体系)角度考虑外,还需要从己方的角度考虑,考察目标选择的有效性、可行性和代价。 有效性指通过毁伤所选择的目标,可以有效的实现作战意图。例如,作战意图可以描述为“压制敌防空系统,使其连续XX天不能发挥作用。”为实现该意图,目标毁伤的预期效果就可能是“限制XXX机场XX天,使其只能运行旋转翼轻型民航飞机。”通过对机场子目标的进一步分解,战术级目标毁伤效果可能为“缩短XXX机场跑道的可用距离到3000英尺,使飞机无法进入混凝土滑行道。”在该过程中,目标分析人员要决定所选择的目标集合,同时具体明确对目标打击的预期效果,并确保其符合作战意图。 可行性指目标选择要考虑资源、时间、交战规则等约束。作战行动通常划分为多个作战阶段对目标打击进行区分,而且由于目标打击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和时间,所以目标选择需要考虑资源和时间的可行性。此外,交战规则可能对哪些目标能打、哪些不能打、哪些优先打、哪些避免打进行了约束。

在满足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,需要对目标集合进行优选,从效果和代价等方面确定所选择的目标集合。这一问题难度在于两个方面的复杂性:

  • (1)目标体系状态空间的复杂性。状态空间的复杂性来源于目标间的关联关系、由于失效、恢复等行为引起的结构、能力的状态变化等。目标的失效或状态变化,通过目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影响体系状态和能力。目标体系结构复杂度越高,体系要素间的状态影响关系越难以被建模。目标在遭受打击后的备份、接替、修复等动态行为,会改变目标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机制,从而影响打击效果,描述这种动态行为需要分析目标单元状态随时间变化的特征。
  • (2)目标选择方案空间的复杂性。目标选择方案空间的复杂性来源于目标选择组合的多样性、目标毁伤效果等因素。由于在打击时能够选择不同的目标组合,可能的组合数量随着目标单元数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。例如,目标体系包含个$N$目标单元,则所能选择的打击目标组合方案有$2^N$ 个,当目标单元数量达到成百上千时,难以通过列举全部组合的方法求解。目标的不同毁伤效果及其组合,也增加了目标选择方案空间的复杂性。在多阶段的目标打击过程中,不同阶段的目标选择组合也大大增加了选择空间的复杂性。

力量布局

力量布局的主要问题为如何优化力量/平台布局?主要考虑因素包括:效果、效率、风险、代价等。例如,在网络空间行动中,往往需要在网络中提前预制或选择一些节点作为支撑平台,以支撑不同的攻击手段和行动。架设支撑平台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资源,同时可能需要承受一定的风险。如何在潜在支撑平台中优选出一部分节点作为支撑平台,使得其在风险、代价等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效果、效率,是一个典型的力量布局问题。这一问题与供应链研究中的设施选址问题有相似性,可以借鉴后者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建模求解。 Facility

COA生成

在COA生成中,往往需要根据意图,生成多种不同的方案。例如,在网络攻击中,要实现对目标网络的攻击,往往存在多种攻击途径,如下图所示,需要从效果、效率、风险、代价等角度进行分析比较。

COA

值得指出的是,虽然在理论上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自动计算优化的COA是可能的,但面向复杂问题的COA生成是一项需要创造力的工作。一个虚构但有意思的COA生成过程参见《三体I》中的古筝行动。因此,更贴近实际需求的COA生成场景是由人创造性地提出COA,由机器补充细节,然后通过模拟推演进行分析验证,形成对COA的评价。

研究选题

以(设想的)美对叙利亚进行打击为例,说明筹划过程中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。

  • 第一阶段:明确目标、作战指示。2017年4月4日,叙利亚发生“化武袭击”后,白宫把特朗普的指示下达给地中海的第6舰队:“要适当教训一下叙利亚,削弱它的化武袭击能力,但又不能动静太大!”(意图、期望的结果、约束条件等。)
  • 第二阶段:目标分析。特朗普的指示很笼统,具体目标需要第6舰队选择。美海军根据数据分析叙利亚空军基地的详细信息。根据目标重要程度、时间敏感程度、打击后对实现上级意图的贡献等进行打击优先排序,选择袭击叙利亚空军基地。
  • 第三阶段:武器设定与分配。此时距离发动打击还剩48小时。针对目标的特征和对方防御能力,自身资源,选择恰当的打击手段和武器,既要实现意图,又要代价可接受。针对每个目标分配武器,包括建议的瞄准点(比如炸桥是炸桥墩还是桥面),合适的弹药(高爆还是子母弹等),引信(空爆、瞬爆还是延迟等等。形成“联合目标清单”,提交舰队批准。
  • 第四阶段:空中打击指令生成和分发。特朗普批准了包含44个目标的清单,以及使用60枚舰载“战斧”的攻击方案。参谋团队立即把作战命令分解成一系列详细的空中打击任务指令,下发到各个作战单位。国防侦察卫星、叙利亚人力情报、战区气象部门配合提供最新的环境和目标信息、最新防空火力和防空雷达位置情报。
  • 第五阶段:任务规划和部队执行。此时距离打击发起还有24小时,详细的作战命令下达到了各战术作战单位。 第6舰队任务规划中心对每枚导弹战斗部类型、飞行航路、高度、转弯点、动作时序、末端攻击方位、俯冲角度、引信设置等进行规划,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多次模拟、优化。规划信息通过卫星数据链传给驱逐舰,驱逐舰向着预计的发射阵地前进。打击时刻(一枚发射取消,一枚飞行中失效,其他一切正常)。
  • 第六阶段:事后评估。“战斧”导弹自带状态回传、最后锁定目标图像回传功能,为掌握导弹飞行和瞄准打击情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。卫星照片对比,前方情报反馈,其他情报补充,为下一轮的补充打击提供依据。